3月3日下午,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图文信息中心七楼东会议室举行“开学第一课”集体备课会。校党委书记花明出席并讲话,校党委副书记吴平才主持集体备课会,党委宣传部部长陈新峰,党委组织部部长、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(马克思主义学院)直属党支部书记陈德炤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专兼职教师参加。
花明在讲话中指出,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,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。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,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。
花明强调,要狠抓集体备课,集中集体智慧,把集体备课制度持续抓好。要改进教学方式,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、理论性和亲和力、针对性,提质增效,改变一本教材一个教师从头到讲到尾的“一贯式”教学方式,采取多个教师合作的专题式教学,让每个教师发挥出优势,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。要提高教师素质,思政课教师要提升理论功底、关注时事、研究学生,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“政治要强、情怀要深、思维要新、视野要广、自律要严、人格要正”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队伍建设。
此次集体备课会按照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、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《关于组织收看2022年春季开学思政第一课暨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的通知》要求,围绕本次活动主题,进行了充分准备。备课活动中,教师代表陈涛、武讳、方艳蕊、杨喜冬分别以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》、《讲好冬奥故事 砥砺奋进力量》、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》等为题开展说课,其他教师围绕说课内容进行了讨论发言。(文·图/李宇昂)